32.768K晶振解說
一、含義
32.768KHZ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數字,我們每天都要用到它,它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好處。只是生活中太少有人去關注了,只關注著它給我們帶來的演變數字。32.768khz比較容易分頻以便于產生1秒的時鐘頻率,因為32768等于2的15次方。我們每天用的手表、手機、電腦上顯示作用的鐘就是由它演變過來的。太奇妙了吧!
32.768KHZ是一個標準的頻率,晶振頻率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參數:尺寸、負載電容、頻率偏差、應用范圍。按尺寸外形來分主要分為插件和貼片的;插件的主要有2*6、3*8、49s 等,貼片的就有很多種了,根據各公司的設計可用的型號有很多,例如:日本KDS晶振就有49SMD、DST310S、SM—14J、DST520、DST410S等。32.768K晶振應用的范圍廣泛,也給人類帶來了時間的重要意義,比如直插的DT-14、DT-26、DT-38,主要頻率是32.768KHZ,廣泛應用在電表、水表、燃氣表、熱量表、氣表、工控儀表等。
二、晶振的發展
32.768KHZ晶振最初在日本開始它的大量發展,并形成全球之勢。人們利用晶體的獨特物理特性,加工成一個標準的時鐘晶振。從而應用到各種電子行業,給電子行業帶來了一個歷史的變革;隨著人們技術水平的提高,晶振的精度和性能越來越高,體積也越來越小,有很多的IC集成電路公司己將這小小的晶振放在里面,更加的精密度。
三、國內的發展
晶振產品在20世紀80年代時,國內還是一片空白的市場,在短短的時間內,有成百上千家晶振生產廠家的出現,從而使國內的晶振市場得到了很好的供應,不用大批量的從國外進口,這也代表著一民族的振興。正因為這成百上千的晶振生產廠家出現,市場的競爭也越演越烈,從而造成很多的價格競爭,為降低生產成本,質量也就跟著越來越差,一片混亂的市場給國內晶振廠家帶來更多的考驗。